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同花配资,我诚挚地邀请您点击页面右上方的“关注”按钮,这样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也能让您及时阅读最新内容,非常感谢您的支持!
1998年10月25日,一位步履蹒跚、白发苍苍的老人,拄着拐杖,艰难地走进了湖南省衡阳市公安局的大门。他的面容充满了无奈,却又异常坚定地向警方举报,称自己的儿子染上了毒瘾,恳求警方将他拘捕,强制戒毒和改造。这个看似充满父爱的行为,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不已,心中不禁泛起敬畏。老人的决绝与担当,仿佛在告诉每一个人:“大义灭亲”,这份正义感让人不禁为之动容。
然而,当得知这位老人真实身份时,大家的震惊更是达到了顶点。原来,这位勇敢而果断的父亲,正是曾经名震天下的民族英雄——“狼牙山五壮士”之一,葛振林。想到这里,人们都暗自叹息:真的是他,难怪如此果敢与英勇,心中更是油然而生出深深的敬意。
展开剩余83%那么,葛振林到底有着怎样不凡的英雄事迹?他的儿子,又为何走上了如此荒唐的道路?
1941年8月,为了替百团大战的惨败复仇,刚刚上任的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,决心发动一场空前规模的秋季大扫荡,来彻底打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。他一口气调集了超过7万名日军,亲自率领8000精锐部队,前往河北易县一带,企图通过所谓的“铁壁合围”战术,彻底消灭八路军。日军所到之处,烧杀掠夺,整个地区成了人间地狱。原本安宁的小村庄,顷刻间沦为废墟,百姓死伤无数,血流成河,惨不忍睹。
在这种局势下同花配资,赵玉昆——这个晋察冀军区的背叛者,为了投降日军、谋取个人利益,竟然将狼牙山区的绝密情报出卖给了敌人。冈村宁次毫不犹豫地任命赵玉昆为向导,派出3500余名日伪军,借助空中和火力掩护,发起了对狼牙山的猛烈进攻。
狼牙山山中,除了大部分主力部队外,只剩下部分伤病员和平民。指挥官邱蔚更是因病无法指挥作战。形势危急,八路军的生死命运,悬于一线。
关键时刻,杨成武将军通过巧妙的兵力调动,策划了名为“围魏救赵”的反攻计划。9月23日傍晚,距离狼牙山最近的3团与20团分别发动进攻,引开日军注意力,为主力部队提供了突围的机会。然而,突围成功的前提,是必须有人舍身引敌,吸引日军的火力和注意力,确保大部队的安全撤离。于是,战斗力最强的1团7连承担起了这个至关重要的任务。
7连战士们在敌军必经之路上布下重重地雷,并巧妙利用山地地形,配合机枪的威力,成功让日军误以为八路军主力在此,诱使敌人倾全力进行追击,直到部队成功撤离。虽然7连的伤亡惨重,但他们成功完成了任务,毫无悔意。
接着,6班的马宝玉、葛振林、胡德林等五名战士,毅然继续坚守在山顶,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,他们冷静作战、屡屡击退敌人。直到最后一颗子弹耗尽,石块也已用尽,敌人终于突破防线,接近狼牙山顶。眼看被日军围困,他们作出英勇的决定——跳崖自尽。为了掩护大部队,他们选择宁死不屈,不让敌人得到任何一丝的荣耀。
这一幕深深震撼了日军,甚至让其中一名小队长茅田幸助感动得脱帽致敬。而在国内,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迅速传遍四方,广为流传。聂荣臻元帅曾亲自为他们题词:“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,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。”
在五壮士中,马宝玉、胡德林和胡福才牺牲,而葛振林和宋学义凭借顽强的毅力,幸运地生还。两人经过漫长的恢复,葛振林依然选择回到战场,为解放事业继续拼搏。他参与了多次重大战役,直到1970年代在湖南公安系统担任要职,始终未曾忘记自己的英雄使命。
然而,葛振林的英雄事迹一直未曾公开谈及。直到1994年,接受中央军委邀请,他才重新披上了老兵的荣誉。而在即将前往北京时,却不幸发现自己珍藏多年的“红旗勋章”被儿子葛拥宪盗走。这让他愤怒至极。葛拥宪,作为一个年少时听父亲英雄事迹长大的孩子,逐渐放弃了学习和正道,沉迷于不良嗜好,最终甚至走上了毒品的道路。
尽管葛振林竭尽全力让儿子改过自新,甚至报警举报,然而儿子的贪婪与放纵,始终未能得到遏制。面对这种行为,葛振林不禁心生绝望。1998年,年已八旬的葛振林亲自来到衡阳市公安局,举报儿子吸毒,恳求警方强制戒毒。
即便如此,葛振林依然怀有希望。他购买禁毒宣传资料,寄给儿子,期盼他能够自我反省、重新做人。然而,葛拥宪依旧未能自拔,最终让父亲无比失望。
直到2005年,葛振林安然辞世,享年88岁。让我们在此致敬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,向他和狼牙山五壮士们的英勇精神表达我们深深的敬意。
发布于:天津市金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